一、个人情况
刘水英,英语19103班,曾任职于外国语团总支宣传部。大学英语四、六级520+,专四良好,高中英语教资,获第五届普译奖汉译英三等奖,2022年度三好学生,2022年度校级优秀奖学金三等奖。考研上岸专业英语笔译,上海海事大学,初试分数373,复试分数199/220,初试排名第三,总排名第六。
二、考研动机+择校
认清自己的考研初衷。为了研究生学历,逃避工作,还是真心想学习继续读书?对于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想不出答案很正常。有些人在选择之前就有了答案,所以很果敢,但大部分人其实是在行动中才有了心中答案。只是“为什么”这个问题,放在心中,不必太着急得出结论。我自己则是第二种,是在大三上决定的考研,差不多是三四月份。坦白说,距大二备考专四还有两个月,我才决心认真学习的。但正因为认真去规划专四备考,所以结果不算太差,而且因为这次规划我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有了信心和动力。
选择专业院校。关于选择专业院校网上必然也有许多保姆级经验贴,这里分享我的认为比较简单通用的方法。
第一步,学硕or专硕?学术性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,偏重理论,专业性硕士以实践为导向,偏重应用。通俗说,学硕涉及二外,会与读博挂钩;专硕与实习、就业实践挂钩,不涉及二外。结合自身情况,我选择了专硕。
第二步,学科英语or笔译?这里我建议用排除法,即排除更不喜欢的,因为喜欢的很难挑,但不喜欢的自己很容易察觉到。相较下我平常爱看小说以及英文原著,对翻译更感兴趣,所以选择了笔译。
第三步,选地区+院校。首先,根据个人偏好锁定多个城市,推荐一二线城市,资源好、机遇多。然后,分别把有笔译的学校按省和档次罗列出来,可以做成粗糙的表格形式,方便对照。其次,客观评判自身学习情况,冲985、211,还是稳双非。再者,比较关键的一步,需要了解院校的几个重要信息:计划招生人数;报录比(比例与难度、报考热度呈正相关);往年分数线(看国家线和院线之间的差距,院校远高国家线说明报考热度高)等。这些信息一般都会在研招网、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找到。最后,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实际,冲985、211,稳双非。这里想补充实际一点的话,现在考研竞争激烈,能冲985、211自然是好,但也有很多人为了学历反向考研冲双非。如果想稳双非,我觉得那地区就更优先省会城市了。
三、 初试备考经验
1) 科目介绍
英语笔译包括:101政治,357翻译基础,448汉语百科知识和211基础英语。
101政治:政治不必开始太早,七月中左右开始即可。推荐徐涛、腿姐和肖秀荣三位老师,徐涛网课+腿姐技巧班+肖秀荣配套练习。
前期(7月中旬~9月):徐涛网课+《核心考案》+肖秀荣1000题一轮,日均1h左右。
中期(10月~11中旬):腿姐技巧班+1000题2轮+腿姐《冲刺背诵手册》,2h左右。
冲刺阶段(11月中旬~12月):腿姐冲刺班+肖4、肖8,3.5h左右。这里我建议同学们也可以这样做阶段规划,就会比较清楚一点,然后再细化各阶段的月、周目标。
书目推荐:
徐涛《核心考案》
肖秀荣《肖秀荣1000题》、《肖四》、《肖八》
陆寓丰《腿姐冲刺背诵手册》
357翻译基础:基本都是两类题型,词条翻译和汉英互译,不过也因学校各异。比如我报考的海事,今年没有词条翻译,但是有汉英互译和翻译评析。后者这种是海事的特色题型,比较少有。补充:这里也和择校挂钩,有些学校翻译偏文学,有些则偏非文学,非文学翻译包括范围广,有政经文本、科技文本等,同学们可以找到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,判断学校倾向哪方面,再结合自身喜好,喜欢文学还是非文学,这也是择校的一个小因素。比如,海事是以航运、科技为主,那么自然以非文学文本为主,将来研究生的课程也会与人工智能,航海术语翻译等结合。
词条翻译推荐黄皮书,前期快速过书,同时平时可以看点公众号推文每日积累新闻热词。篇章互译前期保证翻译质量,确保翻译的忠实和语法正确。汉英互译交叉进行。比如今天上午翻译一篇E-C,下午修改译文+分析参考译文+积累表达,明天就C-E。周末则对译文进行复盘,知识点反复积累和使用。后期再加大翻译数量,注意越到后期就要计时翻译,把握时间。
特别注意,独立翻译文本,不要边查边译。其次,翻译讲究的还是表意完整,语句通顺,没有重大语法错误,汉译英注意积累多查阅常见单词的英英释义和用法。英译汉则时常会遇到长难句,平时在做长篇阅读时可以留意长难句,单独拎出来,分析句法成分+翻译,多练习会看到效果的。
书目推荐:
《三笔实务教材》
《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》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
《英语魔法师之语法俱乐部》——施元佑
《科技英语翻译》——谢小宛
公众号推荐:
翻译大王、翻译硕士考研网、中国日报双语新闻、桃子爱学习、a Marverick6、崽崽英语、闫玉亮就是颜如玉、XXLIN1987
448汉语百科知识:百科是考察范围最广的一门,考察积累,题型一般有选择题、名词解释、公文写作和大作文。
百科可从7月左右开始,黄皮书名词解释多过几轮,每个名词的解释其实很多,但自己要学会精简。重要的是分析院校真题,最好可以做一个excel,归类为 “政治,文化,经济”等,院校都有出题的偏好和规律,把真题吃透后就可以在背诵时分清主次。公文写作和作文10月左右开始,公文注重格式和用语规范,建议自己学习例文然后每一类型自己总结模板,印象会更深刻。
书目推荐:
《翻译硕士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黄皮书》
《52mti最后的礼物》
app、公众号推荐:
作文纸条app、喜马拉雅app、人民日报评论、蜜题翻硕mti、思长明
“考研每天应该学多久”,其实我认为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,学习不看重时长而看重效果。考研是场持久战,战线不要太长,现在开始就不晚。最重要的应当是找到自己舒服的作息,就是劳逸结合张驰有度,一天学习下来得到的是充实感和学有所获就够了,不必一开始就每天8h+,一周七天。可以做个考研时期规划,分前期中期后期,每个时期要做什么都大致列好,会更有方向感。如图是我自己做的月规划,即使是在后期,我在月末还是会抽出半天时间复盘+做下月规划。
其他tips:
1) 资料太多?
学会分类整理。大多数学长学姐的资料都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总结的,拿到手资料切忌死记硬背,应当借鉴+自我总结,自己总结的是自己的思维在运转,所得内容更牢固。
2) 焦虑?
焦虑,和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。所以面对焦虑,首先要学会接受,“整理好情绪再出发”。其次可以找一些发泄方法,方法因人而异,于我而言跑步和看书比较有效。考研后期情绪不稳定,遇到瓶颈期也很正常,我的建议是熬。失恋都熬得出来,怎么考研熬不出来,坚持到考场我认为这场考研已经赢一半了。
最后,有人视考研为功利性任务,认为不达目的不罢休,而我的观点正好相反,因为我考研的初衷是为了学更多知识,这里的学习不仅指的是翻译上的,还有生活上的,比如处理情绪,学会规划,养成习惯等等。所以考完无论结果好坏,我觉得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学到这些了,即使结果不尽人意,也不能否定我的努力、我早上看到的朝阳、下午背书看到的晚霞。